147小说 > 穿越 > 道德启示录 > 第二十五章 再说悟道与行道

第二十五章 再说悟道与行道

第二十五章再悟道与行道

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dú lì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故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
译文:

有一个东西,是混然而成的,它先于天地而产生。无声啊,无形啊!它独自站立而没有变化,运行十方而没有遗漏,可以把它当作天地的本原。我不知道它的名字,给它一个字叫做道,勉强给它起名叫做大。

所谓大,是它消失了。所谓消失,是它很遥远。所谓遥远,是它一直都有所反应。

所以道是无限的,天是无限的,地是无限的,人也是无限的。宇宙中有四种无限的东西,而人占据了其中的一个位置。

人应该效法大地,大地应该效法苍天,苍天应该效法大道,大道永远效法它自己。

简释:

在行道中,能够不为世俗所动而回归于本心,然后以抱一和玄览的境界应对一切,就能够进入窈冥之境而悟道了。作为一个身份低微,处于人下的行道者,经常会受到他人的蔑视和侮辱。如果能将之视为一种磨练,不仅不会有委曲求全的憋屈和愤懑,反而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,消除自以为是之类的毛病,从而在道行上取得更大的进步。不急不躁,始终尊重他人,智慧将越来越通透,事实将越来越清晰,功业将越来越伟大,然后,大道将会完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。

1、“有物混成”至“强为之名曰大”

道是何物?本段做出了明确的回答。在《道德经》中,这也是唯一一段关于大道的直接而完整的回答。第十六章:“知常曰明。”却并没有明这个“常”到底是怎样的。在行道成功之后,如今终于可以明一下了。

“有物混成”,大道是混融一切的。万物皆在其中,却无一物等于道。就像一杯糖水,糖和水皆在其中,可是,糖和水都不能代表糖水。

“先天地生”,没有天地之前,它就已经存在了。天地是万物的统称。没有了万物,也就没有了天地。这句话告诉我们,在糖和水之前,乃至于在糖水之前,它就已经存在了,所以,在大道之中,是没有任何具体的东西的。既没有天地,也没有万物。也就是,它是无形和无声的。

“寂兮寥兮”,“寂”,无声,如寂静。“寥”,无形,如寥廓。补充明一下无声的道理。真实存在的只有声波,也就是各种震荡波。这些波动被耳朵捕捉到,通过内耳的解读,再通过大脑的运作,然后才形成了声音。就像电脑发出的声音,它原本是一串无声的电子讯号,通过软件的解读,再通过音箱的播放,然后才变成我们喜欢的音乐。总之,声音是耳朵和大脑的产物,宇宙本来是无声的。

“dú lì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下母。”正因为大道是无形和无声的,所以,无论它怎么变,依然是无形和无声的。就像风一样,无论它怎么变,依然是风,所以是“不改”,即永恒不变。同时,大道又是绝对运动的,就像风是无孔不入的一样,其运动也是无有遗漏的,是遍及于宇宙的每一个角落的,所以是“周行而不殆”。天地和万物的形象并不是我们的感官凭空虚构的,而是在大道的运动之上建立起来的,所以“可以为天下母”。当然,这只是一种勉强的法,因为天地和万物的形象依然是假的。

“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”老子就像一位家长,给大道这个孩子起了名和字,却似乎忘了告诉我们,它姓什么呢?不是忘了。大道是最原始的,是没有父母的,所以是没有姓的。

为什么“字之曰道”?《道德经》中并没有明确的明。据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这句来看,是因为了解了这个无形无声的东西之后,明白了天地和万物的形象和声音都是假的,至少不会执着于某种片面的真理了,或者过分地迷恋于那些看上去很漂亮的东西了。也就是,它将指引和改变我们的人生之道。

2、“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”

为什么大道是大的?老子给出了三个理由。

一个是“逝”,即离去,它是明“大”的。就像那些已经逝世的人一样,大道是无法看到的。不仅常人看不到,悟道者也同样看不到。就像蚂蚁看不到高山一样,因为看不到,我们就只好它太大了,所以“大曰逝”,即大的观念来自于逝的感受。

一个是“远”,它是明“逝”的。在悟道的境界中,那种空境好像没有边际一样。就算大道是一种具体的东西,可是它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,远到无法看见,就只好勉强它消逝了,所以“逝曰远”,即逝的观念来自于远的感受。

一个是“反”,它是明“远”的。万物皆在身边,大道也应该就在身边,因此可以断定,“远”是不通的。“动之徐生”,大道的力量在不断地呈现。“其jīng甚真,其中有信”。悟道者越来越确信,这就是大道。像风一样,明明就在身边,却永远看不到,这就是“远”。悟道者是从对于风的反应中明白这一的,所以“远曰反”,即远的观念来自于反的感受。

笔者以为,以上全都是悟道者的心理体验,而不是对什么客观规律的描述,否则是无法解这段文字的。“强为之名曰大。”既然“大”的定义是非常勉强的,对于“大”的解释也就更加勉强了,所以,就不要太过纠结于“逝”“远”“反”的法了。孩子一出生就会有名,等到成年了才会有字,记住那个比较成熟的字,知道它是“道”就行了。

3、“故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”

道是宇宙的真相,是无边无际的。天地是道在人的心中的显现,其本质依然是道,也是无边无际的。人是天地的创造者,其心灵也是无边无际的。“域中”,在人类能够看到和想象的领域之中。

4、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

在《道德经》中,老子只讲过“天地之间”和“天长地久”,并没有将天和地分开来,再分别给出明确的定义,所以,这段话的解就缺乏可靠的依据了。《易传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我们就借用这段话,勉强一下。

前面以庐山为例过,人天生就是自以为是的。并不是修养的问题,而是被习惯欺骗了,都以为自己看到的世界是绝对真实的。假如我们是一只拥有复眼的蜻蜓,眼前的世界肯定就不一样了,所以,众生看到的东西其实是真假参半的,甚至是完全虚假的。了解了这一,我们就应该学会谦虚和宽容,以便向他人学习,吸取更多有益的养料,这就是“人法地”。

当我们像大地一样谦虚和宽容的时候,心中尚有一块土地,也就是还有一份牵挂,一份执着。一旦有人触及到这个底线,就不会再谦虚,再宽容了。当我们像苍天一般空明的时候,心中就再没有任何牵挂和执着了。此时此刻,不再摆出谦虚的姿态了,反倒是永远宽容了。第七章:“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”所谓“不自生”,即天地是没有自我的,其所作所为既不是从自己出发而自私的,也不是为了自己而自利的。无私了,自然就不会自利了,所以圣人讲究“无私”。无私就是心地空明,正如天地之间的虚空一样。这就是“地法天”。

常人的无私如大地,是少思寡yù的。圣人的无私如苍天,是无知无yù的。没有了观念和yù望,那不是像石头一样了吗?自然不是。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,他照样是要吃要喝,爱哭爱笑的。那种发乎天然的,纯真的行为方式,就是圣人的生活方式。大道如风,尽管无形无声,却能周游天下。也正因其无形无声,所以才能周游天下,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,也就是“天法道”。

大道是“dú lì”的,是宇宙中唯一的真实。除了大道之外,宇宙中再无其它的存在,所以,大道是没有学习和效仿的榜样的,只能学习和效仿自己。“自然”,自己的样子。就像风儿按照自己的喜好而吹拂一样,大道按照自己的喜好而运行,这就是“道法自然”。

5、再“我自然”与“道法自然”

每个人的元神都是大道的一员,元神的每一次自发的运动都属于大道的运动。顺从于这种运动,我们就与道合一了。什么是元神的自发运动呢?也就是那种没有参杂任何的后天污染的,发自内心的爱好。按照本真的爱好去做,走出专属于自己的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,这就是相对无私的幸福之路,以及彻底无私的悟道之路。

“功成事遂,百姓皆谓我自然。”就像孩子玩玩具一样,并不是想获得父母的赞赏,也不是想换取社会的奖励,不过是乐在其中而已。此时此刻,其心地是空明一片的,是超然于成败和得失之外的。这种本真的行为就再也不是“我自然”了,而是“道法自然”。果能如此,世俗的毁誉将无法撼动我们分毫,我们将始终不渝地走在自己的路上。又因为乐在其中,我们将越来越接近于人生的巅峰。这就是“君子以自强不息”。

反之,太关注父母的评价和社会的奖励了,我们就玩不下去了,就背着书包上学了。看着那一道道令人头疼的考试题,盼望着假期,盼望着放学,盼望着这种“替别人读书”的rì子早结束。终有一天,我们将烧掉那些可恶的东西,然后沉溺于翻身得解放的狂欢之中。这种丧失本真的行为,必然是半途而废的,是不可能自强不息的。

在本章中,“有物混成”的前半部分讲悟道,“人法地”这四句讲行道。之所以如此安排,是在提醒我们,修道的内心感悟与行道的自我磨砺是相互促进,不可分割的。